4月29日下午,我院在食工楼214会议室举办2025年第二期“学术沙龙”活动,孙昕炀老师和庄昕波老师分别作了题为“高纤面制品加工品质调控研究”和“大豆蛋白/纳米纤维素共聚体模拟网状纤维结构对油凝胶乳化固化机制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青年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沈新春教授主持。
孙昕炀老师从如何改善高纤面制品配方实现其高品质以及通过调节加工条件优化高纤面团的加工表现为切入点,探究了加工条件对高纤面团形变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和气体流动相的影响,根据面团流变学和气体流动相研究,明确小麦品种、膳食纤维组分和内切木聚糖酶对高纤面制品加工品质调控作用机制,并为后续实现高膳食纤维面制品加工品质的精准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庄昕波老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如何制备大豆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共聚体,通过共聚体模拟网络纤维结构构建大豆油凝胶,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成果目前和企业合作的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随后,沈新春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分析了当前食品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紧接着,两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如何去开展专业的研究以及在做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途径,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积极讨论和思考。本期学术沙龙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对今后的科研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环境,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