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以长风破浪,溯而中流击水
(粮工 1801 班 郭杨)
2020 年的这个春节,对于我和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特殊的。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踏上回家的列车时,还在想象着过年的热闹氛围,提前约好了朋友安排了各种活动。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氛围与我们平静的生活。记得疫情爆发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看看疫情人数有没有得到控制,结果看到的却是触目惊心的病例增加。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为自己身处小城,周遭没有这样的病例出现感到庆幸。
可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明白,不是我在的小城没有疫情,而是我在的中国,有一群人,背负着肩上的重担,扛着每一座城市的平静。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批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中,无数的医疗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工作,他们是英雄,但他们也是人,也会脆弱,但是英雄是不会被脆弱打倒的!
一、悬壶济世,一往无前
在武汉汉口医院,来自广东医疗队的朱海秀,年仅 23 岁,本是青春岁月的她却早早冒出了乌黑的眼圈。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赴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这个只比我大两岁的姑娘,无非也是个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当记者说:“我发现你走的好快啊。”她倔强的回答道:“我是练短跑的,我练一百米。”推着几十斤的氧筒,在医院的各个病室来回奔走,来之前还感觉害怕的她,来到这里之后看到医院这样的局面却觉得不害怕了,因为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时候驱使着自己,支撑着自己。当记者请他她面对镜头给家里报个平安时,瞒着父母奔赴前线的她说道:“我不想哭,我一哭,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疫情,无数的人背对着我,我只看得见他们用臃肿的背影告诉我,“虽千万人,吾独往矣!”“逆行者”,这是你们的名字,也是你们的道义。
你是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远在昆明,平日里身体硬朗的母亲突然离世,让你意想不到。你哭了,远远的向着家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三躬,可听到重症监护室的警铃,你一个激灵擦干了眼泪,又急匆匆奔赴一线。
你是凌晨四点下火车,一刻不停进入工作的七旬院士李兰娟,面对记者的提问,你说自己睡得很好,其实自己身体很不错。可是其他医生告诉记者你每天不分昼夜的工作,只睡三个小时,面对记者的关心,你转过头来却说,赶紧想办法提高检测试剂敏感性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你是“国士无双”的钟南山,17 年前的非典,你一往无前,甚至因为过劳导致了心肌梗死,至今都还用着支架支撑着自己的心脏,十七年后的今天,你又披挂上阵,年过八十的你,用生命拯救着生命,践行自己的医道。
看着电视上无数的前线报道,面对新冠肺炎的战役,无数医疗战士主动请缨,奔赴在抗疫前线的他们,让我感动,也让我难眠。
二、医之道,辛之道
我想起来我高三时的一腔热血,当老师问我,有没有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大学和专业方向时,我告诉老师:“我想学医。”这个想法,就是那么一次偶然的契机,看到了在电视上的某一次令我感动的报道,我觉得我想要成为那样的人。从高三开始的那个月起,我就把医学院作为我的目标,桌子的左上角,我用修正液写上了我的目标学校。随着挂在黑板旁的高考倒计时被一页页撕掉,随着越来越多的试卷和草稿纸,高考慢慢来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亮眼的白色修正液写下的字迹已经慢慢发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用越来越多的书把这一行字死死的压住。
高考的前一天,所有的桌子凳子都要检查,自然而然地,我写在桌上的那行字,也被我清理干净了,好像这样一件事,慢慢的就成为了笑谈。当高考成绩出来后,自己的成绩其实并不理想,心气太高,想去的医学院够不着门槛,而面对其他的医学院我又退缩了,是自己觉得其他的医学院不好吗?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敢学医。后来,当我步入大学之后,跟学医的朋友聊天,内心的想法却是还好没有学医,这时我才明白,说到底当初慢慢褪色的不是那个用修正液写下的目标,而是我的理想。
也许很多人都是一样,面对学医一时兴起却无法坚持,因为我们害怕学医,不只是害怕学医过程的辛苦,同样也是害怕成为医生后的辛苦。因为医生,就是战士,医院,就是战场,医生从来就不是一个安逸的职业。在前线工作的医生,他们不敢吃不敢喝,脱了防护服就得换新的。他们穿着一层层的防护服,眼睛的视线被护目镜上的水雾遮挡,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脸上,额头上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印记。但他们不说辛苦,不求回报,只要能看到病人们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时这些医疗战士们,在春节这个本该团圆的节日里却无法与家人团聚,甚至与深爱的人分隔两地。面对自己怀孕的妻子奔赴前线,他的爱是时刻牵肠挂肚,却要支持她的决定;与妻子隔着玻璃窗的手心相对,他的爱是玻璃窗隔不断的对她的思念;不愿影响丈夫宁愿走路去医院上班拒绝丈夫送她,他的爱是用车灯照亮你上班的路,给你温暖和勇气;他申请与她到同一个医疗梯队,他的爱是携手并肩,与她是爱人也是战友。
三、同心协力,共赴时艰
除了这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也有其他各个行业的努力和付出。在武汉就有这样一群警察,每天都要穿上厚实的防护服奔赴方舱医院,江岸区公安局刑警中队长余飞燕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进入医院后防护服不能随意脱下,为了控制排泄,下午一点上岗的他,早上十点起就不吃不喝,渴了的时候却只能喝一口水然后吐掉。三十多年来没有穿过尿不湿的他,没想到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还会穿上尿不湿。谈到穿尿不湿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感觉特别不舒服也不习惯,作为人父他也打趣到算是明白了自己孩子睡觉都要穿着尿不湿的辛苦。每天长时间高压工作,早上吃完早饭的他要一直等到晚上七点下班才能吃上一口饭,他们用这样辛苦的生活方式,扛着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和病患们的安全一往无前。同时全国各地的企业也在这次的疫情里奉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各个企业“非常”复工。中国化工旗下曙光橡胶研究所从接受任务到第一套医用隔离服下线仅用 55 小时;上海通用五菱自产口罩从提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的想法到第一批产品交付用时七天;仪征化纤从接到湖北订单到发出 30 吨医用纤维用时 24 小时;中国石化发布需求后三小时找到合作伙伴 24 小时对接完成 11 条口罩生产线;中国企业在并肩战斗共同出击与时间赛跑。
除了这些“非常”复工的企业,还有另外一大批企业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复工复产,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稳定。中国商飞,在今年国产大飞机 C919 成功的关键之年,守护着祖国的大飞机;长虹确保员工复工率达到 93%,产业的复产率达到了 100%,同时一季度的订单量也与去年持平;中国重汽与一汽公司,在疫情面前,责无旁贷,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一点一滴“抢”回时间。
面对这样的疫情攻坚战,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从我看到电视上一个个感人的报道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光和热到底是什么?
我想,响应号召,足不出户,积极自律这就是一份份小小的光和热,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医护人员添堵。拥有自己的判断力,相信国家和政府,不信谣不传谣,向家里人正确普及相关的知识,引导家人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积极督促家人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起来,就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到:“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我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假期里,我们还应该做的就是积极丰富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像宗悫那样 “乘长风破万里浪”,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致敬所有的逆行者,致敬所有为祖国经济建设的工人,致敬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你,我,他,虽然都很渺小,但是你们,我们,他们,汇聚一心,聚沙成塔,平凡的人们亦是伟大。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